阜新:擦亮劳务输出品牌 “阳光大姐”走进千家万户

日期: 2021-09-26 浏览量:521 来源:阜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责任编辑:项锴剑 文字大小:


近年来,市人社局始终将大力发展劳务经济、精创劳务品牌,作为改善民生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,充分挖掘品牌潜力、发挥并做大做强劳务输出品牌效应和影响力,打造了“阜新月嫂”、“阜新护工”、“阜新保安”、“阜新餐饮”、“阜新建筑”等劳务品牌,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。这其中,“阜新阳光大姐”因其定位准确、管理规范、扶持到位,在这些品牌中脱颖而出,品牌影响力带动效应逐年彰显。

建章立制,强其筋骨

市人社部门对标先进劳务品牌,结合“阳光大姐”亲情化经营的公司氛围,为其量身定制了《员工管理制度》《工作制度》《理赔制度》、《服务流程》《岗位职责》《客户合同签订制度》《财务制度》、《培训制度》《人事聘用制度》《派工函》等各类规范性管理制度,并且免费、上门满足各种需求,奠定了公司持续稳定、健康快速发展的规章主体。

培、就联动,强其本领

为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,提升“阜新阳光大姐”的品牌竞争力,市人社部门整合劳动技能培训资源,开辟了培训—鉴定—就业直通车的联动模式。一是对标家政大国——菲律宾,通过考察学习,把“菲佣”的服务理念精髓整体融入到培训中,力求打造全能型家政服务人员,增加就业竞争力。二是在培训之后,市人社部门统一安排培训人员进行技能鉴定考试,获取国家相关技能认定,同时,对培训人员进行内部分级,综合评判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,量身打造就业岗位。对分级过低的学员依其特长组织再次培训,不让一人掉岗。

订制培养 就业直通

市人社部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外引北京爱贝佳母婴护理中心、北京乐予高护理中心等家政品牌与“阜新阳光大姐”建立了长期订单式供求关系,并形成了按需培训的新型就业模式,成为了天津市西青医院合作单位、阜新市矿总院员工派遣和实习基地。此外,插花与家政、养老与病护的等多种技能组合,极大的提升了市场竞争力,显著提升了兼顾型技能培训人员的薪酬。

2013年以来,“阜新阳光大姐”每年向北京直接或间接输出约3000人次,大连约1000人次,沈阳约800人次以上,母婴、老年护理、膳食、茶艺、插花等衍生服务项目日臻丰富,“阜新阳光大姐”正式步入品牌化、规范化的发展轨道。


打印
分享
返回列表